Phone: Email:

南京农业大学官网网站

2023-12-02 19:39:06 44


官方网址:http://zsxx.njau.edu.cnhttp://www.njau.edu.cn/
官方电话:025-84399789,025-84395708
电子邮箱:zsb@njau.edu.cn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王春春,校长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1年,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回迁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20个学院(部);71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0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教职员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4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50余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7个。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园艺、风景园林、茶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英语、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金融学、会计学、草业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生态学、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中药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动物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投资学等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先后造就包括62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在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进入前1‰,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肉品质量控制与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14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90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四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扶)十大典型项目;连续四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考核最高等级—“好”等级。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所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赴境外长短期交流项目,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设立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全球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亚洲农业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4年,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21年12月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农业与生命科学合作共同体”。2012年倡议发起设立“世界农业奖”,已连续九届分别向来自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波恩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加纳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默克莱大学等高校的12位获奖者颁发奖项。

南京农业大学多校区融合发展,拥有卫岗校区、江北新校区、浦口校区和白马教学科研基地,总面积9000多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资料收藏量235万册(部),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500余万种。2014年,与Nature出版集团合办学术期刊《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并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2018年,与Science出版方合办学术期刊《植物表型组学》(Plant Phenomics);2019年,与Science出版方合办学术期刊《生物设计研究》(BioDesign Research)。

展望未来,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南京农业大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内涵建设,聚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开启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崭新征程!

  •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春春                     党委副书记:刘营军    吴荣顺   

校       长:陈发棣                     副   校   长:丁艳锋    董维春    闫祥林    王源超    单正丰    朱  艳

纪委书记:吴荣顺


中共南京农业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

一、中共南京农业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9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艳锋     王春春     王源超     毛胜勇     付坚强

包 平     朱艳(女)      刘 亮     刘 勇     刘营军

闫祥林     孙雪峰     李昌新     吴 群     吴巨友

吴益东     余林媛(女)   陈 杰     陈利根     罗英姿(女)

单正丰     胡 锋     姜 海     夏镇波     高立国

郭忠兴     黄水清     章维华     董维春

二、党委常委9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艳锋     王春春     刘营军     闫祥林     吴 群

陈利根     胡 锋     高立国     董维春

三、党委书记、副书记

党委书记:陈利根

党委副书记:王春春     刘营军     高立国

南京农业大学历史沿革


  • 历任主要领导人

  金陵大学农学院(农科)历任主要领导人/Deans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Nanking University

  • 约 · 裴义理(Bailie,Joseph)


  • 约 · 芮思娄(Reisner,J.H)


  • 过探先(Guo tanxian)


  • 谢家声(Xie Jiasheng)


  • 章之汶(Zhang Zhiwen)


  • 孙文郁(Sun Wenyu)


  • 靳自重(Jin Zizhong)


  中央大学农学院(农科)历任领导人/Deans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Nanjing Central University

  • 邹秉文(Zou Bingwen)


  • 蔡无忌(Cai Wuji)


  • 王善佺(Wang Shanquan)


  • 梁希(Liang Xi)


  • 刘运筹(Liu Yunchou)


  • 邹树文(Zou Shuwen)


  • 罗清生(Luo Qingsheng)


  • 邹钟琳(Zou Zhonglin)


  • 薛培元(Xue Peiyuan)


  • 冯泽芳(Feng Zefang)


  1952-1983年南京农学院历任院长/Deans Nan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1952-1983

  • 金善宝(Jin Shanbao)

    1952.07--1959.03


  • 张维城(zhang Weicheng)

    1959.02--1963.09


  • 李力(Li Li)

    1964.10--1968.09

    1980.03--1981.04


  • 陈西光(Chen Xiguang)

    1979.07--1980.03


  • 樊庆笙(Fan Qingsheng)

    1981.04--1983.12


  1984-2023年南京农业大学历任主要领导人/Leaders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984-2023

  • 党委书记 费旭 1983.12--1995.07

    Fei Xu,CPC Secretary


  • 校长 刘大钧 1983.12--1991.11

    Liu Dajun,President


  • 校长 盖钧镒 1991.11--1995.07

    Gai Junyi,President


  • 党委书记 管恒禄 1995.07-2013.04

    Guan HengLu,CPC Secretary


  • 校长 翟虎渠 1995.07--2001.10

    Zhai Huqu,President


  • 校长 郑小波 2001.10--2011.07

    Zheng Xiaobo,President


  • 党委书记 左惟 2013.04-2017.04

    Zuo Wei,CPC Secretary


  • 校长 周光宏 2011.07-2019.03

    Zhou Guanghong,President


  • 党委书记 陈利根 2018.04-2023.04

    Chen LiGen,CPC Secretary



  • 校训、校徽

学校分别于2004年3月和2008年9月启动校训和校徽的修订工作,经广泛征集、反复论证、认真修订,并经过2009年1月16日第四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审议,通过了新的校训和校徽的定稿方案。

新的校训为:“诚 朴 勤 仁”,原校训“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改作校风使用。 新的校徽是在原校徽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原校徽不再使用。

校训“诚朴勤仁”,分别从我校前身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和金陵大学校训“诚真勤仁”中各取二字组合而成,是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秉承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优良传统,逐步形成的具有南农特色的精神品格。

 “诚”,诚恳、诚信。《礼记·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以“诚”字为校训之首,意在训诫师生员工诚信做人,诚实做事。

 “朴”,朴实、朴素,于质朴笃实中见才华,于朴素气质中见本性。《道德经》有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朴”虽微细而无具体名象可称,但为宇宙万象之主宰。以“朴”为训,意在引导师生员工求真求善、质朴敦厚。

 “勤”,勤奋、勤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体现了南农人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精神品格,以“勤”为训,意在劝告师生员工勤敏担当、持之以恒。

 “仁”,仁爱、仁义。《论语·雍也》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强调立己达人、相互关爱、尊重人格、与人为善。以“仁”为训,意在勉励师生员工心系苍生、仁爱天下。

校训“诚朴勤仁”要义即: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求真求善、质朴敦厚;勤敏砺学、持之以恒;心系苍生、仁爱天下。

校徽是大学的象征。为了在全校更好地宣传校徽,现就校徽设计制图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图文

校徽主体造型采用同心圆环图形,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象征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两圆环之间上半部分为学校中文手书体名称 (费新我题写),下半部分为英文校名“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标识内心设计以大写的英文校名简称(NAU)变形组合成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楼”的造型图案,其下方为我校办学起始年份“1902”,其外部采用两株交叉联结的成熟麦穗向上环抱,象征学校的发展系建立在原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两个重要前身及众多先辈们奋斗成果的基础之上,构图简洁,尊重历史,彰显了我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寓意着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累累硕果。

2、色彩

校徽采用三色设计,其中,标识内心“主楼”造型图案的色彩处理采用深绿色,色标为C:80/M:0/Y:100/K:0,象征南京农业大学蓬勃的发展生机和活力,也与我校“绿色校园”的办学特色相吻合;两株麦穗以金黄色为主基调,并自上往下渐变加深,色标为C:10/M:10/Y:80/K:0~C:30/M:50/Y:60/K:40,象征学校在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上取得累累硕果,也与我校农科优势的历史地位相吻合;同心圆形轮廓以蓝色为主基调,色标为C:100/M:80/Y:0/K:0,蓝白相间,中英文对照明目清晰,标识内心“1902”也采用与圆环相同的蓝色,内外呼应,象征学校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就像蔚蓝的天空一样广阔灿烂,也与我校建设********的战略目标相吻合。

以上设计说明是校徽制作和使用必须遵循的标准。同时,学校《关于规范使用新校徽以及校名用字的通知》也对校徽使用的环境、载体提出了明确规定,希望各单位严格执行。

附:

南京农业大学校徽标准图案

南京农业大学校名手书体标准字(费新我题)

南京农业大学校训标准字

学院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是我国创立最早的农学系科之一,2000年10月撤系建立农学院。在110年的办学历史中,一大批农业科技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本院任教,包括著名小麦育种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教授,著名棉花育种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泽芳教授,著名数量遗传和大豆育种家马育华教授等,还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教育家、企业家及省市级领导干部。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农学院已经建立了理念先进、层次完整、机制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构筑了结构合理、求实创新的学术梯队,形成了诚朴、勤奋、合作、创新的优良院风。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自1995年以来,学院创造了7个全国首个或首批,7个全校首个的辉煌业绩。现建有作物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交叉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评A+、第五轮学科评估继续保持前列,并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6名,其中教授80名,副教授51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特聘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8名,国家级“四青”人才12名;现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4个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团队。7位教师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专业建设优势突出。建有3个本科专业和2个金善宝实验班。农学专业2014年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通过专业认证(第三级),农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慧农业开创全国首个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植物科学实验班源自学校2006年农学实验班,新增生物育种实验班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战略。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专业、6个硕士专业,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平台条件一流。学院拥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水稻种质资源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个国家级平台,26个部省级平台。建院以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等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70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以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24项等;发表SCI收录论文2200余篇,其中IF>9的123篇,10篇文章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系列期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18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120个;共向社会转让成果82项;2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3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还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建立了本科生"2+2”、"1+2+1"联合培养及寒暑假访学项目,每年接待合作研究与交流人员达200人次以上。2022年农学本科专业入选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密歇根学院中外联合培养硕士生启动招生,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批立项,至此,本-硕-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途径全面打通。


2011年,学校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农学院将秉承“诚朴勤仁”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党委书记:庄  森 (副研究员)

   院      长:刘裕强 (教授)

 

学院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是我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学院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良好的社会服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全院现有教职工225人,其中正高级教职工67人,副高级教职工6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资源与环境评议组秘书长、国家973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青年特聘专家等。有20多位教授任职国际学术组织、国际学术期刊编委,9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榜单,6名教授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农业部和江苏省科研创新团队等近10个。

学科建设

学院具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学科综合实力位于ESI生态环境领域前1%。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为A+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人才培养

学院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年招收本硕博学生500名左右。所有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或江苏省“双万”专业建设计划,拥有植物营养学和生态学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4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先后有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多篇论文被评为省级及一级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科研实力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拥有国家工程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10个。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0余项。2022年到位经费1.5亿元,发表SCI论文243篇(篇均影响因子8.45),其中,影响因子IF5y≥10的论文78篇,IF5y≥5的论文213篇。

建设目标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战略,聚焦农业和农村源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农学-生态-环境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处于国际生态环境学科领域学术前沿、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招生专业一览

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分专业招生计划及硕士、博士招生专业一览

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2023年计划数

硕士、博士点

农学院

农学

120

★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

★智慧农业

*种子科学与技术

农艺与种业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60

智慧农业

60

金善宝书院(植物科学实验班)

90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

150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药学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农业资源与环境

210

★生态学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土壤学

植物营养学

资源与环境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生态学

金善宝书院(生命科学实验班)

20

园艺学院

中药学

60

★果树学

★蔬菜学

★茶学

★观赏园艺学

*药用植物学

★设施园艺学

风景园林学

中药学

农艺与种业

风景园林

中药学(专业学位)

风景园林

60

园艺

120

园林

30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30

茶学

30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

180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动物生产学

★动物生物工程

畜牧

*水生生物学

*水产

水产养殖

渔业发展

水产养殖学

60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60

*区域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农业经济管理

*农村与区域发展

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国际商务

农业管理

工商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90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

90

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

金善宝书院(社会科学实验班)

30

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类

动物医学

210

★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动物药学

★兽医

动物药学

金善宝书院(动物科学实验班)

35

食品科技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260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工程

食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工程

食品营养与健康

金善宝书院(工程科学实验班)

20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类

土地资源管理

170

★行政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30

外国语学院

英语

100

英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英语笔译

日语笔译

日语

75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学类

旅游管理

200

★科学技术史

经济法学

社会学

民俗学

旅游管理

社会工作

农村发展

法律(法学)

法律(非法学)

法学

社会学

农村区域发展

文化遗产

30

表演

40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60

★生物物理学

*天然产物化学

数学

化学

材料与化工

应用化学

60

统计学

60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100

★植物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学基地班

30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50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

金融学院

金融学

120

★金融学

会计学

金融

会计

会计学

80

投资学

60

金融科技

30

草业学院

草业科学

30

★草学

农艺与种业

草坪科学与工程

30

工学院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60

★农业机械化工程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机械工程

机械

工业设计

车辆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60

农业电气化

60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60

人工智能学院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

2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6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60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0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图书情报

工程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60

物流工程

90

工程管理

90

工业工程

90

备注:“硕士、博士招生”栏中,带★为硕士、博士招生专业,* 为博士招生专业,无标注的为硕士招生专业。


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招生咨询QQ群(江苏省)
时间:2023-06-12 来源: 作者:点击数:10506

undefined

南京组:320023711

undefined

无锡组:602106041

undefined

徐州组:713207278

undefined

常州组:714989396

undefined

苏州组:822044051

undefined

南通组:668234985

undefined

连云港组:1033950746

undefined

淮安组:724700041

undefined

盐城组:700323584

undefined

扬州组:523469119

undefined

镇江组:731706224

undefined

泰州组:1062838956

undefined

宿迁组:710453040



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招生咨询QQ群(全国)

3E1A4

安徽组:521783010

undefined

北京组:952393472

undefined

福建组:763487513

undefined

甘肃组:665167364

undefined

广东组:765211896

undefined

广西组:778082923

undefined

贵州组:877503060

undefined

河北组:228055743

undefined

河南组:528059559

undefined

黑龙江组:1063773376

undefined

湖北组:1030905479

undefined

湖南组:727886706

undefined

吉林组:586767967

undefined

江西组:698352557

undefined

辽宁组:746188210

undefined

内蒙古组:567254274

undefined

山东组:578400529

undefined

山西组:870556366

undefined

陕西组:697524965

undefined

上海组:245887110

undefined

四川组:759687704

undefined

天津组:769168126

undefined

云南组:114660186

undefined

浙江组:695995931

undefined

重庆组:613782301


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招生章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点击数:2182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保证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3〕1号)及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规定,依据《南京农业大学章程》,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南京农业大学,英文译名为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上级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学层次及类型:公办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卫岗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1号,浦口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点将台路40号。

第三条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颁发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校学位委员会颁发南京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第四条 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将按照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文件执行,以全国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实施新生远程网上录取工作。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主任的本科招生委员会,包含本科招生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本科招生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下设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招生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

2、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及有关规定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制定学校招生工作章程;

3、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4、组织实施本科生录取工作,并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组织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

6、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

7、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8、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六条 学校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的招生监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监察处,负责监督各项招生工作。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按照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着力促进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学校综合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人数和生源质量、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计划。

第八条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为4650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公布,也可登录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招生网站查询。

第九条 学校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线上生源的不平衡。预留计划的使用将严格执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对进档后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使用预留计划录取时,严格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延录取。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批次的相关政策进行录取,其中:

1、调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

2、专业确定原则:对进档考生依据投档成绩安排专业,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若投档成绩相同,排序规则如下:文史类考生依次按照语文加外语总分、语文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理工类考生依次按照数学加外语总分、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在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将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安排。

3、对于享受国家及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政策规定全国性加分的考生,按考生加分后的成绩调档及参与专业排序,但最高加分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水平艺术团等不安排分省计划招生项目的录取。

第十一条 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录取原则:

1、专业确定原则:对进档考生依据投档成绩安排专业,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若投档成绩相同,排序规则如下:首选历史考生依次按照语文加外语总分、语文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历史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从高到低排序;首选物理考生依次按照数学加外语总分、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物理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2、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使用办法:在特殊类型招生中,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将作为报名资格审核的参考;在普通高考录取中,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将作为安排考生调剂专业志愿的参考。

3、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我校招生专业(类)规定的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二条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海南省录取原则:

1、专业确定原则:对进档考生依据投档成绩安排专业,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各省(直辖市)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2、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使用办法:在特殊类型招生中,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将作为报名资格审核的参考;在普通高考录取中,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将作为安排考生调剂专业志愿的参考。

3、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我校招生专业(类)规定的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三条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完成的计划将征集志愿。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 获得我校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以及高水平运动队拟录取资格的考生,按照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有关规定录取。

第十五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新疆协作计划、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高中班、国家专项计划以及高校专项计划,按照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有关规定录取。我校新疆协作计划、内地新疆高中班以及内地西藏高中班均按专业招生,学生入校后不参与专业分流。

第十六条 艺术类表演专业录取办法:

1、校考省份获得我校表演专业报考资格的考生,在政治思想、体检、专业成绩合格和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艺术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根据表演专业分省分科类招生计划,按照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和折合成百分制后的文化课考试成绩1:1合成的综合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若考生综合分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2、省统考省份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按其投档办法执行,由高到低择优录取;若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考生在政治思想、体检、表演专业省统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要求的基础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根据表演专业分省招生计划,按照考生折合成百分制后的表演专业省统考成绩和折合成百分制后的文化课考试成绩1:1合成的综合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若考生综合分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第十七条 对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按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特殊类型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第十八条 学校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学生入校后需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异常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收费标准

第二十条 根据《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费[2014]136号)文件精神,2023年我校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中,文科类专业收费5200元/人·年,理科类专业收费5500元/人·年,工科类专业收费5800元/人·年,农林类专业收费2500元/人·年,艺术类专业收费6800元/人·年,其中部分优势学科专业学费上浮10%。少数民族预科班在预科阶段的学费以江苏省物价局批复的标准为准。具体各专业收费标准请参考学校相关网站介绍。

第二十一条 根据《高等学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苏价费[2002]369号)文件精神,2023年我校本科生住宿费收费800-1200元/人·年。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学校2023年实施大类招生的9个专业类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公共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类(法学、社会学、旅游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实施大类招生的专业按类招生,根据学校制定的分流方案在本大类内进行专业分流。

第二十三条 本科生在校期间可申请转专业(艺术生、体育生、保送生等教育部规定不允许转专业的学生以及体检不符合转入专业要求的学生除外)。

第二十四条 学校英语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本校公共外语课及相关专业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开设条件,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第二十五条 学校依据有关规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资助措施,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第二十六条 2023级本科生就读校区: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不含表演专业)、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下设专业(类)学生一年级在浦口校区就读,其余专业(类)学生一年级在卫岗校区就读;全体学生二年级起就读校区以我校江北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公布的学生就读校区方案为准。

第二十七条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25-84399789、025-84395708,本科招生网站:http://zsxx.njau.edu.cn,微信公众号:南京农业大学招生办(njauzsb),传真:025-84396458,电子邮箱:zsb@njau.edu.cn。学校纪委监察部门投诉电话:025-84396827。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由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常见问题

学校介绍

1.简单介绍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省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之一,也是全国56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38个本科招生专业(类)、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0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

2.你校办学历史如何?

南京农业大学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上述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格”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先后造就包括60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

3.你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40余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6个。

4.你校的国际交流情况如何?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对外交流日趋活跃,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设立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全球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亚洲农业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与国际家畜研究所、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世界农业遗产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4年,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2年倡议发起设立“世界农业奖”,已连续7届分别向来自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波恩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加纳大学和智利天主教大学等高校的8位获奖者颁发奖项。

5.什么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你校设有多少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顾名思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学科。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立项的都是该校该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领先的学科,国家通过给予资金以及政策的倾斜保证该学科的发展,使其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重点学科代表了大学的学科实力,可以使本科生接受到国内一流的教育。

学校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和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7年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A+学科数列全国高校第11位,江苏省第2位。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和植物与动物科学已经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6.你校设有多少重点实验室?

学校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76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

部分专业解析

7.什么是“大类”招生?你校有哪几个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结合我校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教学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点、课程体系等,将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一致、比较相近的专业,进行大类招生试点。学校2020年实施大类招生的11个专业类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植物生产类(园林、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草业科学)、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公共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类(法学、旅游管理、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实施大类招生的专业按类招生,根据学校制定的分流方案在本大类内进行专业分流。

8.大类招生如何培养?如何收费?

学院按照分流时间,依据《南京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制订适合大类招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宽口径培养,即新生入学时在专业大类内不分专业和专业方向,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相关专业成绩等于第二(三)学期申请本专业大类的分流,第三(四)学期正式进入本专业大类中的某个专业学习。

纳入大类招生的专业学费实行分段收取,专业分流前按照所属大类的专业最低收费标准预收费,专业分流后按照所选专业收费标准进行收费结算,多退少补。

9.你校对高质量生源有哪些因材施教措施?

为了加强对优秀人才的特殊培养,学校在多年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秉着因材施教的思路,设立了“基地班”、“金善宝书院”、“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草业国际班”、“本科生境外公派交流项目”和“本科生境内交流项目”。

10.能否介绍一下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的情况?

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首批批准全国36所具备条件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广博生物技术理论知识技能的“少而精、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基地班采取本硕博连读、分段培养的模式。“基地”班将有50-60%的同学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实行滚动分流管理,部分不适应基地学习的学生可以在校内申请转入相关专业,或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毕业(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11.能否介绍一下生物科学(生物学基地班)的情况?

学校1997年被国家批准试办理科基地(生物学专业点),2005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转正建设。理科基地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将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优秀学生实行本硕连读,六年制培养。基地学生实行滚动分流管理,部分不适应基地学习的学生可以在校内申请转入相关专业,或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毕业(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12.能否介绍一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情况?

2014年我校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八个专业分别获批为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立足于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国际背景,具有国际水准的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能够在未来我国甚至是全球农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领军人物。我校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等4个专业入选该计划。

“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立足于通过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持。我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该计划。

13.你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哪些措施?

我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的提升,学校建立了学生综合测评系统、SRT(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等,组织了各种学生社团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通过第一与第二课堂的结合,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我校还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4.你校通过组织什么学生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启动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关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实施细则(试行)》,重点打造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青穗讲堂”等校级文化活动品牌,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定期开“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三创赛事及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大赛、GIS软件应用大赛、兽医技能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和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科技支农、政策宣讲、文艺演出、知识科普等方面贡献青春力量,受到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全校共69个校级社团,各类社团百花齐放,形成了社团巡礼节、社团嘉年华、校园十佳歌手、相声小品大赛、朗诵艺术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百余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各类锻炼能力、展现自我、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

15.什么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教育部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促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构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而设立的。顾名思义,只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达到一定要求的高校才具备申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资格。

我校是教育部第一批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32个基地中的其中之一。

16.你校对转专业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新修订了本科生转专业办法,转专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放开在校生转专业申请,除特殊类型录取学生外,所有学生均有资格提出转专业申请,并最多填报两个专业志愿;

二是本科生在校期间,可获两次转专业机会,即在大一、大二春季学期,有意向的学生均可按照相关学院的转专业要求提交申请;

三是学校组织专家对学生的专业潜能和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在通过选拔后,即可进入新专业学习。

17.什么是辅修制度和双学位制度?

辅修制度: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辅修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学分,成绩合格,经学校核准、颁发南京农业大学辅修专业证书。

双学位制度: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修读另外一个双学位本科专业,完成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成绩合格,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前提下,经学校核准、颁发南京农业大学辅修双学位证书。

奖助措施

18.你校都设有哪些奖、助学金?

我校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金善宝农业教育奖学金、三好学生奖学金等100余项校、院级名人企业奖、助学金项目。

19.国家奖学金奖励额度是多少?如何申请获得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8000元/年。我校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在校符合评选条件的优秀学生均可申请,学生填报个人申请,学院初审后提交学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向全校师生公示评审结果,报教育部审批。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5000元/年。我校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在校符合评选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学生填报个人申请,学院初审后提交学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向全校师生公示评审结果,报教育部审批。

20.你校资助类奖助学金的资助比例和额度分别是多少?

我校资助类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伯藜助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和瑞华本科生助学金等资助项目10余项,奖助额度为每人每年2000到5000元不等。其中,国家助学金额度分为4400元/年、3300元/年、2200元/年三个等级,覆盖面达到在校生人数20%以上;每个在校生均享有400 -2000元额度不等的学校助学金。

21.你校三好学生奖学金、名人企业奖学金获奖比例和奖励额度分别是多少?

我校设立的三好学生奖学金和各类名人企业奖学金获奖比例可达在校生的30%,共有校、院级奖学金近100项,金额从500元-10000元不等。

22.你校助学措施都有哪些措施项目?

学校优化资助体系,整合校、院两级奖助资源,形成了以中央项目和学校项目为主、社会资源作为重要补充的奖助学金格局。目前,奖助学金已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手段,学校已形成以奖助学金为主要手段、助学贷款为解困渠道、勤工助学为实践途径、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辅助手段的资助体系。此外,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工作信息平台申请奖、助学金等资助项目,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获资助的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相应的经济资助。

23.你校勤工助学岗位是如何设置安排的?

学校每年拨出200余万元勤工助学专项经费,可提供3500多人次的勤工助学岗位。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公布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助教、助管等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

24.如果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或影响支付学费怎么办?

学校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在入学报到时设立“绿色通道”,安排有专人接待。

就业与深造

25.你校哪些专业就业率比较高?

我校每年有近60%的本科生直接就业,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涵盖各个行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金融业、教育等行业,主要从事技术服务、研发和管理岗位的工作。每年5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江苏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3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就业,75%左右的本科毕业生选择“长江经济带”区域就业。

我校2019届本科生年终就业率为96.34%,各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金融、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就业情况非常好。

但是,尽管学校狠抓教育教学和就业指导,就业的个体还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通过努力的学习,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不断锻炼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在就业的竞争中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质量。

26.学校有哪些促进就业的措施?

我校为保障毕业生就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我校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

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奔赴江苏省各地参加校企见面会,向社会推荐我校毕业生;邀请了全国10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参加学校举办的大中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组织接待了50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校园专场宣讲会;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江苏省以及其他地市举办的就业双选会,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省委组织部的优秀毕业生选调工作、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从学生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7.你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那些领域和地区?

学校鼓励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就业,同时积极倡议学生参与到广阔的基层市场就业。目前我校近70%的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在江浙沪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各大中型城市,95%以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中。其中部分同学参加了各省省委组织部选调生选拔、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基层工作中。

28.毕业生可以保送研究生吗?

我校毕业生有,15%左右的保研比率(部分专业保研率高达50%左右),其中保送至985高校及科研院所比例保持50%左右。升学学校不仅包含我校,也包括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

29.毕业生可以保送研究生吗?深造去向有哪些?

学风浓厚的南京农业大学,每年有近40%的本科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全校每年保研率为15%左右,部分专业保研率达50%,保研学生中近一半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院校及科研院所。国内深造学生中近90%至“双一流”建设高校读研。出国深造比例逐年提升,留学高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瓦赫宁根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高校。

30.你校就读的学生考研有没有优势?

我校考研成功率在高校中名列前茅,其中不乏有成功考取全国名校的优秀学生,众多的高校对我校毕业生专业学习能力及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毕业生在研究生升学考试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同时由于我校许多学科的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许多科研实力、师资力量雄厚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部分学科带头人在国内甚至国际专业领域内均享有盛誉,且由于我校设有99个硕士专业、53个博士专业(具体硕博招生专业每年会有变动),全面覆盖了我校本科专业,所以我校更多的毕业生选择报考我校各重点学科覆盖或专业关联的硕士专业。

详细信息可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查看:http://grasch.njau.edu.cn/zsgz/tzgg.htm

31.你校就读的本科生出国情况如何?赴境外学习的机会多吗?

由于我校许多学科的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众多国外学者、科学家、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校际、学科交流的方式前往国外研究机构公费学习或交换培养。此外,学校每年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出国留学信息,并多次邀请国外政府官员、大学学者、学生来我校学习和交流。

我校秉承国际化开放办学战略,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扩大合作区域和范围,提高合作层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6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分校、英国雷丁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尤其是农林学科世界排名前50位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交换访学项目”、“本科2+2双学位项目”、“本硕双学位项目”等20多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供学生出国学习或攻读学位。每年,我校参与境外学习交流项目的本科生可达400-500人次。

录取原则

32.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三个平行院校志愿,这三个志愿不同于一、二、三志愿,而是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原则对每个考生的ABC志愿依次检索。即: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三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

33.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怎样规定?

获得拟录取资格考生,在政治思想、体检、专业成绩合格和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生源所在省(区、市)艺术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将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和折合成百分制后的文化课考试成绩,按照1:1合成总分进行排序,根据表演专业分省分科类招生计划,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34.你校哪些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有特殊要求?

我校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生物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不能录取的专业外,还包括交通运输等专业。建议肝功能检查表面抗原阳性者,慎重报考旅游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  

邮编:210095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处招生办公室  

电话:(025)84399789、84396458(传真)   

电子信箱:zsb@njau.edu.cn

网址:http://zsxx.njau.edu.cn       

新浪微博: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招办  

微信公众号:南京农业大学招生办  

 

研院概况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原中央大学农学院合并,并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72年学校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整建制划转教育部主管。

     南京农业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有80多年的历史。学校的前身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于193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中断12年。1978年我校恢复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1999年,被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同年成为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南京农业大学具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指导力量,学校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和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和植物与动物科学已经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学校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08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03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2000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兽医博士、兽医硕士、农业硕士、工程硕士等2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各类在校研究生110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00多人、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700多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600多人。培养的研究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很多研究生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了1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14篇提名奖。

现任领导: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董维春教授;常务副院长、学位办主任:吴巨友教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副院长:姚志友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代码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第1、2、3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我校仅在以下专业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风景园林、工程管理,且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原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我校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

      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10.现役军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办法由军队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11.我校今年暂不招收单独考试人员。

      12.残疾考生如需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的,应于报名阶段与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我校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13.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4.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5.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点此前往)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16.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二)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将不准予考试。

      四、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三)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五、复试

      我校自主确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我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生源充足的专业,可以适度扩大差额复试比例,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一)对所有拟录取考生都要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复试前应当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相关信息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的身份审核及报考专项计划、享受照顾(含加分)政策的资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条件者,不予复试。

      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考生应按我校规定时间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三)考生应自觉遵守我校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四)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学院可自主确定是否加试。

      (五)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学院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六)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七)我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八)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含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报名,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我校严格规范执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分政策,除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外,不扩大范围、另设标准。

      六、调剂

      我校将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调剂工作办法,待初试成绩公布后,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而定。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将在复试阶段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和我校网站公布。

      、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在被录取前我校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思想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我校体检要求,检查结果以我校体检结果为准。

      九、学制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学制为3年,其中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MEM)、工商管理硕士(MBA)和会计硕士(MPAcc)学制为2年。

      十、授课地点

      我校研究生授课地点: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具体授课地点以学校最终安排为准。

      十一、违规处理

      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我校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3 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十二、学费及奖助体系

      (一)学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等文件要求,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参照教育部及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的相关规定,详见“南京农业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招生收费标准”(见附件1)。

      (二)奖助体系:学校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提供助学金(0.6万元/年)、学业奖学金(0.5-0.7万元/年)及导师助研津贴(0.24万元/年);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万元/人)、校长奖学金(3万元/人)及各种冠名奖学金。此外,学校设有校内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还可申请困难补助、国家信用助学贷款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上述奖助政策。

      十三、其他

      (一)严禁我校内部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举办或参与举办考研辅导活动,严禁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考研辅导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严禁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以张贴简章、广告等各种方式进行考研辅导培训宣传和组织活动。在校生不得举办或参与助考作弊、虚假宣传等涉考违规违法活动。

      (二)招生计划:2024年预计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3400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其中学术型硕士14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600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00名左右。我校2024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计划包含接收推荐免试生、公开招考、少数民族骨干、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预计20名左右,具体以教育部下达为准)等各类计划。各学院各专业用于公开招考的人数将根据国家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数、实际录取的推免生数、考生报考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

      (三)推荐免试工作相关管理办法由教育部另文规定。

      (四)以上所述内容若有变动以教育部最新文件要求为准,请及时浏览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信息。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3年9月21日

      各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人

      学院名称

      联系人

      电话

      邮箱(@njau.edu.cn)

      农学

      薛老师

      025-84396302

      xuetianjie

      植保

      岳老师

      025-84396589

      yln

      资环

      易老师

      025-84395620

      yirongfei

      园艺

      周老师

      025-84395266

      zhouxiaoyong

      动科

      徐老师

      025-84395346

      xuting

      经管

      张老师

      025-84396041

      zhangyang

      MBA

      夏老师

      025-84395741

      njauxdf

      动医

      张老师

      025-84395335

      zhangxingxing

      食品

      李老师

      025-84396344

      rwdw

      公管

      刘老师

      025-84399561

      liuzehua

      MPA

      裴老师

      025-84399070

      MPA

      人文

      肖老师

      025-84396816

      xiaoyang

      理学

      顾老师

      025-84395351

      guping1508

      工学

      戴老师

      025-58606570

      daiyun

      渔业

      周老师

      0510-85558444

      zhoujing@ffrc.cn

      信息

      滕老师

      025-58606541

      tengxiumei

      外语

      钱老师

      025-84396761

      qianzhenglin

      生科

      陈老师

      025-84395869

      cyn

      马院

      高老师

      025-84399970

      2022043

      金融

      冯老师

      025-84399826

      erduomao86

      非全会计

      赵老师

      025-84395769

      zhaomeijuan

      智能

      吴老师

      025-58606624

      yaqiongwu

      草业

      姚老师

      025-84395017

      yh

      密西根

      王老师

      025-84399573

      msu

      前沿交叉院

      毛老师

      025-84395036

      maojiangmei

       

       

      各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联系人

      电 话

      E-mail

      001

      农学

      薛老师

      025-84396302

      xuetianjie@njau.edu.cn

      002

      植保

      岳老师

      025-84396589

      yln@njau.edu.cn

      003

      资环

      易老师

      025-84395620

      yirongfei@njau.edu.cn

      004

      园艺

      周老师

      025-84395266

      zhouxiaoyong@njau.edu.cn

      005

      动科

      徐老师

      025-84395346

      xuting@njau.edu.cn

      006

      经管

      张老师

      025-84396041

      zhangyang@njau.edu.cn

      007

      动医

      张老师

      025-84395335

      zhangxingxing@njau.edu.cn

      008

      食品

      李老师

      025-84396344

      rwdw@njau.edu.cn

      009

      公管

      刘老师

      025-84399561

      liuzehua@njau.edu.cn

      010

      人文

      肖老师

      025-84396816

      xiaoyang@njau.edu.cn

      011

      理学

      顾老师

      025-84395351

      guping1508@njau.edu.cn

      012

      工学

      戴老师

      025-58606570

      daiyun@njau.edu.cn

      013

      渔业

      周老师

      0510-85558444

      zhoujing@ffrc.cn

      014

      信息

      秦老师

      025-84395229

      qinkerong@njau.edu.cn

      016

      生科

      陈老师

      025-84395869

      cyn@njau.edu.cn

      018

      金融

      冯老师

      025-84399826

      Erduomao86@njau.edu.cn

      020

      草业

      姚老师

      025-84395017

      yh@njau.edu.cn


      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做好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根据教育部《201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教学〔2014〕4号)、《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加强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考招〔2019〕42号)文件要求,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选拔原则

      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因此,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选拔原则,在科学、公平、全面考核和评价的基础上,有效选拔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优秀硕士研究生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选拔对象

      申请者为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在读的二年级或三年级、非定向、学术型优秀硕士研究生(密西根学院除外)。

      3.身心健康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

      4.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中期考核,成绩优秀,无不及格科目。

      三、选拔名额

      选拔名额为学院当年博士生招生总规模的60%左右,按学院实行总量控制。

      四、选拔考核内容

      学院组织硕博连读选拔考核小组,每个小组由 5-7 名博士生导师组成,以答辩形式对申请者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和考察,考核内容包括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及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等。

      1.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考核

      硕博连读研究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考核小组应提问考核申请人掌握该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情况,知识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领域前沿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考察材料包括申请人已开展的科学研究情况、已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参加学术活动的经历、申请人本人自述及面试表现情况等等。

      2.英语应用能力考核

      需提供最近五年内(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至少一项以下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包括:TOEFL(65 分)、雅思 A 类(5 分)、CET-4(450 分)、CET-6(420分)、国家英语专业考试(60分)、WSK(PETS5)(笔试:55 分)。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的考生 CET-4、CET-6成绩证明不受时间限制。

      如无上述证书或上述证书已经过期者,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入学考试,英语合格分数线由学校统一划定。

      硕博连读研究生要进行创新科研活动,须获取专业领域国内外最新信息,进行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因此,硕博连读研究生应具备较高的结合本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包括英语交流、文献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考核小组可以用外语与申请人直接对话的方式进行外语交流能力的考核,以书面的方式考核外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具体考核办法由各考核小组制订。

      3.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考核

      较高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也是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和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语言表达、人文素养、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对社会的关心和态度等等方面。

      考核小组以面试和审核材料方式进行考核,考察材料包括申请人在学期间的奖惩情况、中期考核情况、硕士导师和研究生秘书的评价意见、面试情况等等。

      五、工作程序

      1.2023年12月1日8:00至2023年12月29日17:00,申请者在中国研招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交费,报名费:80元,未交费者报名信息无效,报名交费后,不办理退费手续。请考生下载并填写《南京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附件1)和《思想政治考核表》(附件2),且须在系统提交英语成绩证明本科毕业证、本科学位证(若有)的扫描件

      2.2024年1-3月,研究生秘书汇总纸质版附件1和2;学院统一持成绩单至研究生院培养办办公室审核。

      3.2024年3-4月,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所有申请者进行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考核,在《南京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上记录考核过程,签署考核结果。

      4.2024年5月,学院汇总本单位硕博连读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上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示,最终确定硕博连读拟录取名单并上报。

      六、时间安排

      (一)2023年11月27日前:学院确定申请考核细则,报研究生院审核。

      (二)2023年11月30日前:学校公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三)2023年12月29日17:00前:网上报名和缴费。

      (四)2024年1月-3月:初审。

      (五)2024年3月-4月:复核、提交纸质申请材料。

      (六)2024年5月后:学院提交拟录取名单至研究生院。

      (七)学校审批按教育部当年时间安排进行。

      七、其它事项

      1.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不接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报名。

      2.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原则在本学科、专业内进行。如需跨学科和跨学院选拔,须提供跨学科和跨学院选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证明材料,并由考核小组和院领导审核同意。

      3.每位博士生导师接收硕博连读研究生原则上不超过 2 名。

      4.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制内不接受其硕士论文答辩的申请。

      5.若调整工作日程及安排,我办将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请考生务必持续关注网站通知。

      6.请考生务必准确填写本科毕业证书编号、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本科毕业时间和学位时间。

      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做好2024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博士招生选拔体系,充分发挥导师在博士生招生中的主导作用,吸引更多优秀创新人才报考我校,2024年我校继续实施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

      申请考核制包括个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复核和学校审批公示四个环节。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自愿申请,提交能够反映其英语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相关材料,学科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确定考核通过名单,考核小组组织复核决定拟录取名单,学院核准后报学校审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实施,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本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并成立材料考核小组、综合考核小组和监督小组等专门组织,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备案。

      二、申请条件

      (一)政治思想表现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二)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毕业证书或取得学位证书);境外所获得学历学位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

      (三)本科、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突出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且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

      (四)兽医博士须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相关学科领域指医学门类、动物学、微生物学(与动物相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限鱼病方向)、养殖、渔业领域的农业硕士(毕业论文内容与兽医有关)。若硕士学位为非兽医及相关学科领域,则本科专业必须为兽医或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兽医公共卫生、中兽医、动物检疫等。不接受普通本科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报考。

      (五)英语水平

      需提供近十年内(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以下英语考试成绩证明之一,包括:TOEFL(65分)、雅思A类(5分)、CET-4(450分)、CET-6(420分)、国家英语专业考试(60分)、WSK(PETS 5)(笔试:55分)。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的应届生CET-4、CET-6成绩证明不受时间限制。如无上述证书或上述证书已经过期,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考试,英语合格分数线由学校统一划定。

      学院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高于上述的申请条件。

      三、申请程序

      (一)网上报名

      申请人应参照当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招生目录中公布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及导师名单,于2023年12月1日8:00至2023年12月29日17:00期间登录中国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报名,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逾期不得补报名和补缴费。请注意: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若重复报名,则以最后一条报名信息为准,届时请考生务必反复核对各项报名信息确保无误后再确认提交。

      (二)提交电子申请材料

      网报期间,请申请人将以下各项电子版材料扫描为PDF文件,按照材料清单序号和名称命名,并在系统及时上传,此阶段不必邮寄纸质材料。具体材料清单如下:

      1.《南京农业大学2024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附件1)。

      2.本人有效身份证正、反面。

      3.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4.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

      5.英语水平证书或成绩单(若无,则无需上传)。

      6.获奖证书、课题、发明专利、已发表(录用)论文等的原件或其它可以证明考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证明材料(若无,则无需上传)。

      7.硕士学位论文的封面和摘要(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核心研究内容等)。

      8.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见附件2,不少于3000字,由学院做具体要求)。

      9.下载并填写《南京农业大学2024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见附件3),应届生加盖硕士所在学院党委公章;已就业考生加盖所在单位党委或人事部门公章;未就业考生加盖档案保管单位或户口所在地街道公章。

      10.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推荐表(见附件4,不含报考导师)。

      (三)学科考核和学院复核

      各学院按照保证招生质量、尊重导师招生自主权和排除非学术因素干扰的基本原则,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各学院在制定细则时要明确规定各部分的考核方式,给分办法及复核总成绩中每部分的权重。

      各学院申请考核制工作细则经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实行,并在学校与学院主页上公布,各学院公布的审核时间安排需要与学校要求时间保持一致。

      1.初审

      在考生提交材料截止日期后,学院组成考核学科专家组(专家组的成员原则上为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少于5人),根据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其科研潜质和基本素质进行初审考核,综合初审结果和招生导师的基本意向,提出进入复核阶段的考生名单,并报送研究生院统一公布。

      2.英语入学考试

      英语水平未达到上述免试要求的申请者,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入学考试,考试成绩达到学校划定的合格分数线后,可视为英语水平考核通过。

      3.提交纸质申请材料

      进入复核名单的考生,在参加复核时将所有已盖章、签字的纸质材料原件交到学院考核,学院考核后留复印件备查,纸质材料包括申请程序(二)提交电子申请材料中的第1-10项材料和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注:本表中“本人自述”部分请空白)。

      4.复核及体检

      学院按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专家组进行复核工作,对进入复核阶段的考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考查与综合能力面试两个环节。

      专业知识考查可根据各学院特点通过笔试、面试及实验操作等形式进行。综合能力面试时对考生的本科、硕士期间学习、科研能力、英语水平(含文献阅读、摘要写作、口语和听力等)、专家推荐、拟攻读学科博士学位的研究设想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复核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原则上应提前7天在学院主页公布。综合考核时,考生须准备本人有效身份证、学生证、本科及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英语水平证明及发表论文等材料的原件备查。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校医院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我校体检要求,检查结果以我校体检结果为准。

      5.复核成绩公示

      各学院须根据本院《2024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中复核成绩组成和录取依据,在学院网站上公示所有考生的复核成绩,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6.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公示

      学院在结合导师招生资格及名额的基础上,根据申请人的复核总成绩排名,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并报送研究生院统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

      四、学校审批公示

      依照相关规定,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审定,符合条件的批准录取并上报教育部。

      五、监督机制

      为保证博士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也相应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小组。研究生院与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联合成立由研究生教育专家及纪检监察干部组成的巡视组,对面试考核进行监督。

      六、违规处理

      对在报名或考核中有违规或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在校生,将通知其所在学校,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禁学校内部任何部门和人员(包括在校生)举办或参与举办考试招生辅导活动。招生有关人员,如有直系亲属报考当年博士研究生的,应当回避相应的招生工作。违反规定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

      七、时间安排

      (一)2023年11月27日前:学院确定申请考核细则,报研究生院审核。

      (二)2023年11月30日前:学校公布招生简章、专业目录以及审核后的各学院考核细则。

      (三)2023年12月29日17:00前:网上报名和缴费。

      (四)2024年1月-3月:初审。

      (五)2024年3月-4月:复核、提交纸质申请材料。

      (六)2024年5月后:学院提交拟录取名单至研究生院。

      (七)学校审批按教育部当年时间安排进行。

      八、其他

      (一)对申请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与科研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以及兽医博士的考生选拔,可参照本通知执行,并兼顾专项计划的特殊性。

      (二)学校招收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的录取比例规定为:自然科学领域最高不超过各学院招生计划的5%,人文社科领域不超过各学院招生计划的10%,专项招生计划除外。非全日制专业只招收定向生。

      (三)本通知自2024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开始实施。

      (四)本通知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学院简介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负责国际学生招生和教育培养、国际培训的专门机构。2020年5月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密西根学院直属党支部,

      二十年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认真贯彻国家来华留学方针政策,围绕国家外交战略和农业对外合作需求,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南农品质"的"知华、友华、爱华"高质量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做强"留学南农"品牌。累计培养来华留学长短期学生 9000余人,其中学历生 1023人,包括本科生 139名,硕士生362名以及博士生522名。

      南京农业大学是最早开展教育援外工作的高校之一。学校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特色,承担国家部委委托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1995-2002年执行教育部“中肯高教合作计划”;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4年,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7年,发起成立非洲孔子学院农业职业技术培训联盟。

      2004年以来,共承办“发展中国家农业项目管理研修班”、“非洲国家农业信息技术研修班”和“东盟国家农业官员研修班”等90多期援外培训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800多人;2008年,学院首次在肯尼亚举办“非洲国家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培训班,开创我国农业教育援外“走出去”之先河。目前,学院已建成农业经济、动植物生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信息技术等援外培训品牌项目。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聚合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搭建培养国际化农业人才的平台,不断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

      学院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起步较早,从1957年起就开办了函授农学专业本科班和特别班。1983年经原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批准,成立了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南京农学院分院,后更名为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分院。1992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目前,继续教育学院和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分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下设办公室、培训科、教务科、招生自考办公室及远程教育科五个科级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学校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各类培训)的办学和管理。

      学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办学形式有函授、业余,办学层次有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本、专科专业共30多个,涉及农、工、理、管理、经济等门类。现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读学生16000余人,在籍学生数居全国农业院校和江苏省高等院校前列。学院本着合理布局、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函授站和教学点,有效地实施了校校、校企、校地联合办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学考试:我校是江苏省自学考试本科段《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专科段《工商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共四个专业的主考学校,目前还开办了《日语》、《农林经济管理》、《园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六个“专接本”专业及《金融学》、《会计学》、《园林》三个“助学二学历”专业。

      非学历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学院主要面向农业系统领导干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中等农业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等开设了40余项培训项目。先后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被江苏省委组织部认定为“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被南京市委组织部选定为“南京市处级干部进高校培训”首批高校、被新疆克州党委组织部认定为“克州干部赴内地培训基地”,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学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与部省共同建设好培训基地,为“三农”培训更多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院为全面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转变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质量求发展,不断开拓办学思路,形成了以成人学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

      新时期,社会赋予了成人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和任务。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强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发展的思路,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力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日前,由朱晶、徐志刚、易福金、应瑞瑶、钟甫宁教授组成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粮食安全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获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多年来,团队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贸易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三农”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南农智慧。

      “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形成三大核心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洞察三农的能力和走向世界的能力,成长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团队牵头人、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晶说。


      研究创新:凝练粮食安全的“南农思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以朱晶教授领衔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始终将科研与育人使命,与国家“三农”问题紧密相连。从“有的吃”到“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团队的使命在不断传承、创新。

      朱晶教授深耕粮食安全研究20余年,“团队高起点形成,不断蓬勃发展,这些都得益于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坚实基础”朱晶感慨。

      早在1989年,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钟甫宁,揣着一张沉甸甸的毕业证和满腔抱负回到祖国。那个年代,中国粮食供需矛盾、种粮农民增收问题突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的巨大变革,钟甫宁教授运用与国际前沿科研接轨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粮食流通市场化转型等视角,对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国内外重要学术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应瑞瑶教授关注中国农业农村问题,长期探究中国粮食生产、流通、组织模式、基层运作和制度构架等问题。他独到的见解往往为团队研究的深化开辟新的思路。

      “两位资深教授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团队的传承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学术积淀。”朱晶说。

      新世纪以来,团队直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粮食安全体系面临的全新挑战,回应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如何防范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对国内供求体系的冲击?如何转型国内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提升国内产品竞争力?团队致力于推进建立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的新体系改革,打造完善而有竞争力的新型保障体系。

      随着老百姓对“绿色与健康”的追求,团队前瞻未来,将研究的关键词锁定“营养、健康、绿色、自然”。徐志刚、易福金教授不断拓展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营养健康等新兴领域,为未来的中国粮食和食品安全提档升级。

      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团队成员相继获批粮食安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5项,以及国际自科基金重点和面上等项目9项。2019年,团队成功申报国家级平台基地农业转型期国家食物安全研究学科创新基地,形成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的粮食安全前沿成果,服务国家决策参考。

      多年学术的传承,还使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有机会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去。近年来,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灵感也在服务国家战略“大课题”的历练下不断增加。


      洞察三农:塑造“独立的研究者”

      “一边做研究,一边育人才,这是团队精神不断传承的关键。”朱晶说。

      钟甫宁是南京农业大学首届“立德树人楷模”,朱晶曾获“江苏省巾帼标兵”,应瑞瑶荣膺南京农业大学“教书育人楷模”殊荣,易福金荣获南京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21年,徐志刚、易福金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团队导师们身体力行,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纪月清,经济管理学院80后教授、博导,2010年毕业于南农经管,是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他对钟甫宁教授提出“开放式的师门”育人理念记忆犹新。

      “这已成为团队人才培养延续的传统。”纪月清介绍,这种方式实现了不同导师与学术之间的“交叉指导”。在团队导师的联合培养中,学生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打破师门边界,在不同知识体系的碰撞中迸发科研火花,通过导师团队的合力,实现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成效。

      “我读书时,师门开组会最多规模可达三十余位师生,一些兄弟院校的教授也会慕名而来,甚至新疆和东北的老师们也会不远万里。我从中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指点。”如今,已成长为教授的纪月清,也将这一传统带到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中。

      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纪月清完成了从学生到“青椒”再到骨干教师的蜕变。2021年,他作为首席专家负责的“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研究”项目,获批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老师们教导我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研究者,让我受益终身。”

      下农村、进社区,带领学生开展“分层次、多形式、全周期”的农村调查实践;教室里、讲台上,尝试打造“强基础、跨学科、重创新”的研究型课程群;探公司、访企业,不断推进“拓视野、强方法、做项目”的三农问题科研实训。团队导师始终坚持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三农情怀融入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

      近年来,团队每年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实地调研。2021年底,徐志刚组织百名学生开展覆盖江苏苏北、苏中、苏南8县(市)16个村320户农户的跟踪调查。

      “以农村实训为契机,锻炼学生的经济社会调查与组织管理方法,提升实践能力。”徐志刚说。不久,在学生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跟踪调查数据库(2015-2021年)应运而生,为进一步开展江苏省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团队研究生培养成果显著,累计获得校长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60余人次,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1人分获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多份由师生共同撰写的政策报告获得国家、部省领导人批示或机构采纳。

      2021年,2018届博士毕业生李天祥参与撰写的《高度警惕粮食进口集中的风险》被内刊采用并获中央农办肯定性批示。同年,由博士生徐亮参与撰写的《关于优化推进江苏省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智库专报》采纳并获领导肯定性批示,该研究成果还获2021年度江苏智库研究十佳成果奖。


      走向世界: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后浪”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彼时的朱晶即将赴美国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她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提出要“强筋骨”,加大公共投资,提升国内粮食竞争力。该成果后发表在国内和国际的权威期刊上,受到该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20年后的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朱晶再次应邀在中国入世二十周年农业发展高层研讨会上作“疫情时代全球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变化”的主旨报告,持续为国内外粮食安全问题献计献策,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发声。

      近年来,导师团队每年应邀参加诸多农业领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直面“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在国际会议唇枪舌剑,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早在1989年,学成归国的钟甫宁就提出“提升国际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

      90年代初,钟甫宁牵头与美国温洛克国际农业发展协会发起温洛克博士班,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人才。

      “2004年以来,学院两年一度的国际学术会议,就是钟老师发起的。这成为我们扩大学术交流和影响的重要平台。”朱晶说。

      2021年,易福金教授当选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中国分会(AAEA China Section)主席。于他而言,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希望未来能在此平台,汇聚更多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家,就中国农业经济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为中国融入国际农经舞台,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从团队走出的一批批“后浪”们正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上发出“南农声音”。

      耶鲁大学陈希副教授,14年前师从钟甫宁教授,是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系首位获得全球顶尖大学教职的博士生。“上学时老师们让我跳出农经学科的范畴去汲取更多知识,这对我今天的教学科研带来了莫大的帮助。”目前,陈希同时担任联合国咨询专家,在营养与健康经济学领域架起国内外学术沟通的桥梁。

      2018级博士生臧星月在导师朱晶的指导下,正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食品与资源经济系开展合作研究。“我希望到国外开拓新的思路,习得更多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到丹麦,通过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她希望自己能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下的粮食安全实现路径等方向开展更多的创新研究。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相通的,中国的经验需要放在全球发展的大背景下去验证,才能得到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朱晶说。

      近年来,由团队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均有参加海外短期访学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的经历。国际农经学家会议、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年会、欧洲农业经济学协会会议……南农学子独到的研究视角、扎实的科研素养给国内外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导师团队的培养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已在国内外科研院所、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成长为优秀的科技骨干。南农农经“后浪”正走向全世界,他们在各自岗位将南农农经特色的优秀育人和科研传统薪火相传。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